CQ备忘录

一间存放故事的仓库

GitHub LinkedIn
6 August 2023

TLDP 028:思维的冲突

by ChenQi

黄老师问我:你怎么很久没写字了?
这半年我的大脑像炉灶上的水壶,持续咕嘟咕嘟的沸腾,想不清楚写不明白。最近火力转小,总算能思考点有的没的。

中国 vs 海外

接手了一个国际化团队,成员都是同胞,业务面向海外,工作中英文和外国人出现的频率陡增,文化和思维的差异显著。
其实也不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,曾经在微软深圳研发团队工作过一段时间,当时年轻萌新,主要是从执行层角度去观察和感受,以及听同事们八卦一些领导们的故事。
Work life balance,不加班,加班会导致领导被主管问责。代码工程实施严谨,该有的流程都有,没人催进度,做到哪儿算哪儿。
各种福利好,例如每年有健身经费,需要提交体育健身类发票报销,所以我下班实在闲得没事,就去学空手道(户外跑步不行,大自然不给你开发票)。每天训练时长稳定,次年飞到上海卷比赛,足见当时工作生活的稳固平衡。
团队里有两个中国小Leader,A技术一般,擅长与美国白人老板沟通。B技术出众,擅长与中国工程师们沟通。最终A晋升统管,B离职出局,去了腾讯,现在是VP级别。
时间线拉回现在,中国工程师习惯少问多做,PRD只需要一句话十个字,就能开工埋头写代码(写完上线被老板叼,你做的东西没价值,做之前怎么不问问清楚)。海外工程师习惯充分沟通,之前某篇文字里提过的孙子兵法之谋定而后动。先跟你扯一个季度需求,再做一个季度(当中的某几天)实施。
每当收到海外邮件说,下个季度给你做这个功能,我们直觉会感到一种被认可的愉悦。大部分时候收到的是:need more investigation and discussion,do you have more data analyse?
换位思考,也能理解。通常每个团队都有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事情,来自平等级别的外部合作方的需求,默认优先级-1。当然并不包括虽然组织结构上平等,但是紧急程度默认+1的PR GR HR IS团队(同样是iPhone,他们是pro Max)。
我们需要向海外同事学习。

工程师 vs 商人

最近又去了一趟大西北,宁夏银川中卫腾格里沙漠,再一次看到麦秸方格固沙法。一个生态环境的改变需要环境本身的改良与适宜生存的物种挑选。互联网企业的研发领袖爱谈工程师文化,产品领袖爱谈商业模式。无论哪种文化,要想沙漠变绿洲,都需要从环境和物种两方面并行。
工程师文化盛行的企业,大部分的商业运作呈现高营收高利润特征,利润率和量双高,折算人均价值产出大,相应人均收入回报高。通常这样的企业轻资产重智力,也就更重视人的作用。对应的薄利多销的企业更重视供应链和工艺流程,也是合情合理。例如手机游戏vs家政物流。
从这个角度去善意的猜测那些小而美的海外研发团队的思路,大概是不仅要做有价值的事,还要挑选高价值的事,这样才能拉高人均利润率。
身为工程师,总是想追求最新最先进的技术,但是全公司上下传递着浓浓的赚钱焦虑。工程师文化与商人文化需要平衡。

一致性 vs 独特性

一个全球化的产品既要保持一致性也要兼顾区域独特性,是一项很有趣的挑战。强行二选一的话,主要还是看赚钱的难易程度。

研发 vs 产品

研发和产品,依然是互称爹妈,各论各的,越来越像亲子关系。作为父母,看见孩子做错事,需要温柔而坚定地说服,不能暴力沟通。否则孩子的反应是:你居然凶我,难道我们不是一家人了?你信不信我去摇人,一斧头砍死你。

Roadmap 个人 vs 工作

Q: 未来3-5年的工作Roadmap思路应该怎样梳理?
A: 首先,3-5年后你还在这个公司这个岗位干现在的事吗?
Q: 应该不会吧,那岂不是毫无成长。
A: 所以是不是应该先想清楚个人Roadmap,3-5年后在什么地方做什么事?

tags: